笔下文学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60章 微服出宫

第660章 微服出宫



  春耕时节,百废待兴,革新吹风春满地......



  近日来,锦衣卫和东厂几乎同时递上来一份重要情报,多尔衮猝死于景福宫思政殿!



  他走的很安静,然而整个满清的政坛瞬间炸锅了,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朝八旗,所有人都在争权夺位。



  因为多尔衮死的太突然,他的兄长阿济格还在东瀛抓壮丁补充军力,老弟费扬果初露头角,不为众人所喜,被满八旗中势力最大的济尔哈朗死死压制。



  多尔衮死后第二天,八旗中最强的镶红旗的包围了思政殿,众将拥护旗主济尔哈朗为大清之主。



  然而洪承畴等汉军旗的王爷以议政王会议商议为由,委婉的表示不支持济尔哈朗,同时大量汉军旗的士兵将镶红旗给围了。



  此外吴三桂和祖泽润分别从釜山和平壤领兵赶回,汉军旗气势汹汹,皆以洪承畴为首。



  双方发生尖锐对立,剑拔弩张,然而汉军旗的人马比满八旗多了数倍。



  面对如此险境,一向为人谨慎的济尔哈朗自知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强行登位不占法理,于是放弃了上位的想法。



  同时他也意识到洪承畴已然坐大,说不定多尔衮就是他暗中弄死的,越发的觉得在继统的最大权力角逐上,不能卷入过深......



  最终,济尔哈朗放下姿态,与洪承畴暗中协商进行利益交换。



  满清所有王公大臣在思政殿举行皇位归属议政,最终满汉双方选定了年仅八岁的福临继位,年号顺治,济尔哈朗和洪承畴共同辅政,分别任摄政王。



  济尔哈朗对皇太极还是很忠心的,希望帝系继续保持在皇太极一脉手中。



  再者,毕竟福临只是一个幼童,大清的国政还得由两个摄政王全权处理,形成满汉共治。



  满汉双方在假笑中皆大欢喜,济尔哈朗有苦说不出,将心思放在了在东瀛的阿济格身上,希望那个睿智能领兵回来消耗一波汉军旗。



  就这样,洪承畴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开了一大步。



  当晚,洪承畴前往庄妃布木布泰所在的康宁殿......



  没过几天,大清新登基的顺治小皇帝发来国书,以臣下之礼自称,态度卑微。



  国书中高度赞扬吹捧了天武皇帝征伐蒙古的正义之举,并为天武皇帝上尊号“天圣可汗”。



  称天武皇帝朱慈烺为“汗阿玛”,请求册封王号,以示正统。



  满清皇族在中前期,皇子称呼皇帝老爹并不是“皇阿玛”,而是“汗阿玛”,所有文档,无论满汉语,都记载着“汗阿玛”。



  “皇阿玛”是晚清被汉化后的叫法。



  朱慈烺叹息道:“又平白无故多了个儿子,真让人忧伤!”



  不过鞑清这君臣之礼做的不错,还知道新王登基、世子册封这些大事,需要遣使向大明请求册封,应该是洪承畴交的.......



  朱慈烺批准了干儿子的奏请,正式册封福临为“大清王”,寓意大清亡。



  同时他下旨申饬福临:“不要随意乱认爹!朕没有你这个儿子!”



  据后代皇明官方史料记载,因为大清王随意乱认天武皇帝当爹,引起了征北都护府副大都护朱有能的强烈不满。



  国姓爷召开紧急军议,准备征讨大清,险些再次引发了两国大战......



  处理完这些事,朱慈烺将心思放在了近期举行的春闱之上。



  此次恩科会试,朱慈烺一改惯例,将原本由礼部主持,改为由教化部主持,此后形成惯例。



  礼部的职责被三番五次的分出去,搞的礼部尚书朱继柞整日胆战心惊的,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新皇。



  朱慈烺也没让礼部这些大儒闲着,让他们施展自己的专业,传承文化学术,按照《永乐大典》模式重新编一套新书《天武大典》,并且刊印天下流传后世,以及传播海外。



  朱慈烺早就发现一个现象,大明的很多官员,不是书法家就是文学家,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搞学术研究相当的厉害!



  说实话,这些人大多也只适合搞搞学术、写写诗词什么的,治理地方太屈才了,估计他们也没那心思。



  还不如让他们发挥特长,编纂《天武大典》。



  这两日就要开考了,朱慈烺打算出宫一趟,去秦淮河那边走一走,主要是想看看江南贡院周边士子的情况......



  朱慈烺重新换了一件精美的文士长袍,翩翩才子的气息扑面而来,让身边的徐盛一时也有些错愕。



  他见惯了朱慈烺身穿甲胄和红色、玄色的服饰,乍一看这身月华白袍,感觉跟换了个似的,有点骚。



  片刻后,徐盛和吴忠也都换好了衣服,加上百十个便衣的御林军,一行人从西华门出宫,直奔秦淮河。



  自从解除了贱籍,秦淮河上的生意越发冷淡了,好在近期春闱大试,让江南各省的士子得以再次齐聚秦淮,这才重新了恢复了秦淮河当年的盛况!



  江南贡院就在秦淮河边,朱慈烺不想来也得来......



  一路行来,喧哗热闹的南京城中几乎没有了穿红戴绿的伪娘。



  在教育革新下,很多读书人充当地方学校的先生,教化部针对学校定下了铁律,规定先生以身作则,不许穿奇装异服,违者通报批评,屡教不改者开出教籍......



  为了饭碗,一些读书人还是愿意改变以前的陋习的。



  以前大明的服饰规定非常严格,什么阶层的人穿什么衣服,比如生员襕衫,举人青袍、进士巾袍,吏员巾衫,皂隶青衣,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身份来。



  针对服饰问题,数年前礼部也出台了新政策,取消等各阶层的服饰规定,可自由搭配。



  因此,朱慈烺身着这身服饰,不属于任何阶层,别人看不出他是读书人还是商人,方便装逼。



  然而,依旧有人改不了老毛病,朱慈烺眼前就有个行为放荡不羁的士子,身披彩绘,头戴绿帽,衣服上绣着大大的荷菊图案招摇过市。



  这还不算什么,这小子竟然带着假须,走一段路换一种颜色,先是黑色,走几步又换成了绿色,左顾右盼间还一脸的自得......



  “这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朱慈烺看着那人袍子后摇曳的荷菊图,对徐盛道:“让人去打他闷棍,装进麻袋里拖进巷子里的那种!”



  徐盛一招手,立即有两名便衣的御林军,把关节扭的咔咔作响,跟了上去.......

 

(https://www.bxwx321.com/novel/L15Jq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xwx321.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bxwx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