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神州文武 > 第十七章诗会

第十七章诗会


 王栋等人找了一处空着的长桌陆续坐下,长桌上除了一些小食还有一只传音海螺。</p>


 众人一坐下就闲聊起来。</p>


 “其实文会人少才好,人一多就没了趣味,都是一个模子。你们看吧,这次文会无非是和以前一样,几位大学士说一些不重不轻的话,然后有谁愿意写诗词一较高下,就把自己准备许久的‘新’诗词交上去,最后以那些天才和世家子弟炫耀吹捧结尾。当然,若是出了好诗文,倒也是一件美事。”一个豪门弟子笑着发牢骚。</p>


 “我们就是陪衬嘛,习惯了。可这种文会是孔家发下请帖,能接到就是面子,还不能不来。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大文会,关键是争文名争不过那些天才,更何况,秀才,举人,进士一起文比,咱们这些举人怎么比得过那些进士?”有人笑道。原来,进入诗会的最低也要是秀才,因为只有秀才修为才能达到文者!</p>


 众人聊了一刻钟,陆续有人进来,不时也会有人过来问候见礼,而有人也会遇到熟人,不得不离开,不多时回来,过一阵又要离开。</p>


 有的人离开后回来很高兴,有的人似乎遇到什么事,脸色有些不好,偶尔偷偷看一眼王栋。</p>


 王栋谁也不认识,倒也清闲。</p>


 这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传遍全场,如真正的雷鸣声压下所有人的声音。</p>


 “我本想和每年一样说值此孔圣诞辰之际,大家吟诗作对,但是一看各位都已经厌烦了!,还是不说了。”</p>


 众人一起扭头望向那位孔家的大学士,发出善意的笑声。</p>


 王栋不由得暗暗点头,不愧是孔城,如此大文会也能举重若轻,那些小地方的孔圣诗会此刻必然为了迎合他人而勾心斗角,但这里就是纯粹的文会气氛,奖励虽重,但没有多少人刻意追求。</p>


 就在此时,王栋看到王晴和王尘跟着一个老者向王栋走来!</p>


 “大哥,我来向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老师,帝国大儒——方云!老师,听我说起你非要来看看你!”王晴笑嘻嘻的说到!</p>


 “哈哈,你叫王栋!十八岁之前成为文者,你是千年来的第三个!今日一见,果然英气逼人呐!”大儒方云道!</p>


 “不敢当,前辈!我在文道的路上才走了第一步!还差的远的!”</p>


 “你啊!果然向小晴儿说的一样,完全不像一为少年,到像个老狐狸,滴水不漏!”方云一脸不满的说道!</p>


 王栋只好嘿嘿一笑,掩饰过去了!</p>


 “好了,今日是孔圣诞辰!我来考教一番如何?”</p>


 “但凭考教!”</p>


 “好!”不多时,方云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何为礼乐?”</p>


 王栋眨了一下眼睛,缓缓道:“礼,本是指周朝贵族遵循的礼节,而乐,本是周朝的乐曲和舞蹈,礼乐合成,小为周朝贵族之礼仪,中为周朝之制度,大为天下之礼仪法度。”</p>


 “何以见礼乐兴?”</p>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事成、言顺、名正,则可见礼乐兴,礼乐,仁义之形。君君臣臣是礼乐兴,国泰民安是礼乐兴,酒足饭饱是礼乐兴,朗朗书声是礼乐兴,将士一心是礼乐兴,人间处处可见礼乐兴。”</p>


 方云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王栋说出君君臣臣、国泰民安是礼乐大兴不难,可后面说到人间处处,那就已经脱离了众圣经典的牢笼,有了自己的见解,从“习圣人之言”接近“学以致用”。</p>


 方云点点头,道:“童生文徒学圣言,秀才文者谈诗词,举人文士作文章,进士文师安国邦,翰林文宗治国家,大儒立言悟圣道,大贤立功警世人,亚圣立德惊众生,文圣著书兴人族。你年纪尚小,文位尚低,可以诗词争雄;待成进士,翰林,则需为人族争功,你亦不愁。但若成大儒,则就要重礼乐,明仁义,争圣道,到那时,步步维艰。”</p>


 “我有所准备。”王栋平时一直在注重学习众圣经典,不停阅读奇书天地中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为大儒以及更远的道路做准备,甚至因为这些日子不断努力和磨砺,隐约有了方向,但并不清晰。</p>


 思想之争和圣道争鸣,连翰林也只是勉强触摸,而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只能积累准备,为以后参与而努力。</p>


 不说亚圣争鸣有多么恐怖,单单数个大儒争鸣外散的力量就足以夷平一州之地。</p>


 大儒之语,微言大义,也有大力量大威能。</p>


 翰林之下别说参与,甚至都没有旁听的资格和实力,要是王栋现在与大儒隔空争鸣,哪怕再正确,哪怕相隔万里,也会被大儒强大的力量震死。</p>


 大儒可镇国,不是用嘴巴说一说的!</p>


 王栋拱手道:“谢方师指点,我差一点就要误入歧途,幸好今日得方师指点!”</p>


 方云点了点头说道:“圣道曲折,孔圣若不是对鲁定公失望,放弃鲁国相位,再周游列国,如何封圣?”</p>


 王栋道:“当时世人无知,有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嘲讽孔子不能劳作、不懂最基本的常识,孔子不以为意,但竟然有人误信那人正确,却不知孔圣不仅早年困苦劳作,深知民间疾苦,成年后更是功绩彪炳,无论在为政、外交还是军事都有建树,孔子三功人尽皆知。”</p>


 “孔圣哪怕在封圣之前,也是一代人雄。”师棠无比敬仰。</p>


 孔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曾负责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季氏的账务和畜牧,颇为有成效,后著名的“斗鸡之变”发生,季氏三家竟然攻击鲁国国君鲁昭公,孔子愤然离开季氏之家离开鲁国。</p>


 后来孔子回鲁国,先任一县之长“中都宰”,政绩卓著,仅仅一年就升任小司空,协助大司空负责鲁国的土木,又过了一年,孔子由小司空直升大司寇,成为负责鲁国司法的最高官员,因为功绩彪炳,最后的实权甚至相当于一国之相,完全可以说是国家的第二号人物,此乃孔子的三功之政功。</p>


 </p>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 或搜索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https://www.xbxxs.com/novel/cpYGP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